2025年3月14日,加拿大总理Mark Carney任命Rachel Bendayan为新任移民部长,接替前部长Marc Miller。Bendayan的政策方向预计延续前政府的紧缩框架,核心包括:维持移民数量在“疫情前可持续水平”、优先境内临时居民转永居、控制外籍工人数量并强化LMIA程序。这一调整标志着加拿大移民政策从“高速扩张”转向“质量优先”,对留学生、外籍工人及经济类移民申请人影响深远。
政策延续与调整:从数量转向质量
新任移民部长Rachel Bendayan的任命,被视为卡尼政府对移民政策“去特鲁多化”的关键一步。其核心目标是将加拿大年度移民配额从特鲁多时代的50万缩减至39.5万,回归至疫情前的30-40万水平。这一调整基于当前住房压力、失业率上升(6.4%)及公共资源紧张的国情,旨在通过控制移民流入速度,优先解决境内积压的临时居民身份问题。
Bendayan的法律背景(国际贸易与仲裁专长)及经济政策经验,预示技术移民审核将更严格。例如,EE快速通道可能提高语言和职业匹配权重,法语加分项目或进一步强化,以吸引法语区人才。同时,移民部计划暂停高失业率地区的LMIA申请,限制低技能岗位的外籍工人流入。
优先处理境内临时居民:工签与学签持有者的机遇
卡尼政府明确提出“减少新来的,消化已存在的”策略,境内临时居民转永居(TR to PR)成为核心路径。根据2025年移民水平计划,82,980个经济类移民名额将分配给境内申请人,占比36%。政策倾斜体现在:
留学生通道调整:硕士、博士毕业生仍具优势,但本科及以下学历申请人的移民难度增加,需通过省提名(PNP)或紧缺职业(如建筑、医疗)途径竞争。
工签转永居优化:针对建筑、医疗等行业推出“大赦”项目,6,000名技术工人可直接获PR;同时,联邦计划缩短高技能岗位LMIA审批周期,但低薪岗位工签期限从2年缩至1年。
强化LMIA程序:外籍工人门槛全面提升
为控制外籍劳工数量,移民部对LMIA(劳动力市场影响评估)实施多项收紧措施:
地区限制:失业率≥6%的大都市区暂停低工资岗位LMIA审批,仅农业、医疗、建筑等关键行业豁免。
配额与薪资门槛:企业雇佣外籍工人比例上限从20%降至10%,高薪岗位需支付高于省份中位数工资20%的薪酬(如安省需时薪34.07加元)。
打击滥用行为:取消LMIA在EE系统的加分,遏制“买卖工作offer”乱象,并限制边境续签(Flagpoling)。
挑战与争议:平衡经济需求与民生压力
Bendayan的政策面临双重挑战:一方面需通过移民填补劳动力缺口(如未来5年需50万建筑工人),另一方面需缓解住房与公共服务压力。争议焦点包括:
留学生限制:2024年学签配额缩减至43.7万,私立院校监管加强,部分省份(如安省、BC)学签拒签率升至70%。
家庭团聚收紧:父母团聚名额缩减至1万,担保人收入要求或提高,团聚移民等待期延长。
难民权益争议:联合国批评加拿大遣返措施违背《难民公约》,部分拘留中心条件恶劣。
结语
Rachel Bendayan的上任标志着加拿大移民政策进入“精细化调控”阶段。对申请人而言,提升语言能力(如法语CLB 7、雅思6.5+)、积累本地工作经验、瞄准紧缺职业将成为突围关键。未来政策是否因大选提前生变,仍需持续关注。
意大利海域非法移民船沉没致6死40失踪
2025-03-202025年3月美国最新移民排期
2025-03-06特朗普推出“金卡”移民计划:500万美元买美国身份,引发各界争议
2025-02-26英国强力遣返非法移民,超 1.9 万人被 “扫地出门”
2025-02-12“小土豆” 谢幕:加拿大移民政策迎新局,机遇何在?
2025-02-08加拿大2025移民政策新动态:学签与工签调整解析
2025-01-25重点推荐:萨省企业家投资移民 周期短!成本低!名额多!